18世纪中叶,与提倡理性的启蒙精神相对应,在欧洲出现了一股向往回归自然、迷恋中世纪的风气,从此浪漫主义的倾向露出了端倪。从18世纪下半叶起,它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9世纪头几十年,浪漫主义运动成为了席卷欧美的汹涌澎湃的文艺大潮。
浪漫主义美术是一种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象和感情的美术。在许多方面,它同崇尚严谨的完美形式、追求理智与感情统一、再现普遍人性的古典美术形成了鲜明对照。这种情况,使浪漫主义美术家在从事创造之际,往往借鉴非古典的传统。
作为一种美术运动,浪漫主义迈出了近代美术的最初脚步,给后人提供着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l、浪漫主义先驱戈雅
经历过17世纪的辉煌后,西班牙美术界沉寂下来,直到18世纪下半叶,随着达维特的同代人、奇才戈雅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沉寂的局面。
戈雅(Francisco de Goyay Lucientes,1746--1828)同他伟大的前辈委拉士开兹一样,大部分生涯是在宫廷中度过的。1786年他成为正式的宫廷画家,13年后,升任宫廷首席画家。但他所处的时代和新思潮对他的感染,使他的心境和艺术远没有委拉士开兹宁静坦然。
这种情况体现在他的创作中。1800年,他为查理四世全家绘制了一件可以与《宫娥》相提并论的肖像画《查理四世及其家人》(1800),这幅笔法流畅、色彩绚丽的作品,虽然大体上保持着宫廷肖像画的庄重构图,但他对国王夫妇这对至尊人物形象的塑造却是十分大胆的,那生动的近似漫画式的处理,似乎暗示着嘲讽。
《1808年5月3日》(1808-1814)
当代表白由和新的社会理想的法国大军变成人侵西班牙的力量时,欢迎过法国人的戈雅陷入了一种痛苦悲愤的心境,他的感受同撕掉《英雄交响曲》原有献词的贝多芬相似。在法军屠杀民众的事件激发下,他创作了惊心动魄的历史画《1808年5月3日》(1814)。通过光与影、明与暗、冷与暖、美与丑、勇敢与怯懦、正直与卑劣的强烈对比,戈雅的激情宣泄得淋漓尽致。在描绘这一历史事件时,他运用一种概括性很强的奔放画法塑造人物形象,并不斤斤计较细节是否精确,而是一心一意抓住最重要的东西,以最具特征的动作、神态和氛围,传达他炽烈的爱憎。位于画面中心的那位穿白衫黄裤的西班牙青年,形体塑造也许并不怎么准确,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最动人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一个民族的反抗精神在他身上获得了集中体现。
这件作品中,那排杀人机器的处理,无疑也具有《查理四世及其家人》中的那种嘲讽意味。讽刺、幻想、夸张等因素在戈雅的创作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蚀刻版画《奇想集》(1796--1798)、《战争灾难》(1810--1820)和他晚年的不少油画,均鲜明地反映了这些特点。
晚年的戈雅,心境更为压抑。他居住在著名的"聋人之家"里,创作出一系列所谓的"黑色绘画"。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造型、主观的色彩,更直接地传达了他个人的感受,它们与现代绘画的距离已不遥远。
《这样更坏》(1812-1815)
《撒旦食子》(1820-1823)
戈雅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代浪漫主义者的深深敬佩。在德拉克罗瓦心目中,理想的风格就是戈雅风格与米开朗琪罗风格的综合。
2、英国浪漫主义美术家
在英国,浪漫主义美术从18世纪下半叶就发展起来,并延续到19世纪。
生于瑞士的英国美术家福赛利(Henry Fuseli,1741--1825)的一些水彩和油画作品,已流露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但早期英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无疑要推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这位潦倒的艺术家,生时不受重视,死后即被遗忘。斗转星移,人类进人20世纪,他被重新挖掘了出来,不仅被公认为英国诗歌史上有数的伟大诗人之一,而且也被视为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画家。
布莱克一生贫寒,主要靠雕刻版画谋生。他为自己的诗作,也为《圣经》及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等人的作品绘制了不少插图。他的绘画作品不拘成法,充分发挥自由的想象和激情。这些寓意深刻的作品,表达一种神秘的、宗教的情绪,体现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如《善良天使与邪恶天使争夺孩子》(1795)。
《尼布甲尼撒》(1765)
爱好大自然、歌颂大自然,是浪漫主义文艺的一大特征。这不单体现在英国大诗人华兹华斯等人身上,也体现在英国杰出的风景画家康斯泰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和透纳(Joseph MaUord William Tuner,1775--1851)身上。
康斯泰勃尔一生深深爱恋着英格兰乡村,他以坦诚的目光、朴实的心灵,感受着大自然丰富多采的景致,把"美好英格兰"的真实景色留在画布上。
《德哈姆的溪谷》(1814-1815)
康斯泰勃尔认为"绘画是一种科学",同时也把绘画看作感情的体现,这种态度决定了他的艺术风格。他怀着柔情认真观察研究身边的一草一木、变幻的云、波动的水、马车和村舍的形态。他用生动概括的阔大笔触画出的风景画草图,充分显示了他那种胸有成竹的卓越技巧。而他送交展览会的作品,则是以更加工整的笔法精心修饰而成的,这种作法反映了当时的趣味和要求。比较一下康斯泰勃尔的名作《白马》(1819)和它的草图,不难判断其中的差异。
《干草车》(1821)是康斯泰勃尔的代表作,此画描绘的是他一位老朋友住所一带的景色。他的清新感受和冷静观察使这幅平凡的乡野风景画成为一首动人的田园诗。康斯泰勃尔用细腻的色调真实地再现了英国乡村宁静恬然的风光。他擅长用白颜色笔触点染景物上的高光,从而创造出光线闪烁的效果,这种技法被人们称为"康斯泰勃尔的白雪"。
康斯泰勃尔认真捕捉自然的丰富色彩,以不同的颜色笔触构成一种生动的色调,德拉克罗瓦在绘制《希阿岛上的屠杀》时,就学习了他的成功经验。他能做到这样,应当归功于他对大自然的精心研究。据传,他为回答反对者,把提琴放置在草地上,让人亲眼辨明真实的色彩。
透纳的情况,恰恰与康斯泰勃尔形成对比。透纳成名很早,不像康斯泰勃尔久久得不到承认。另外,他喜欢描绘充满戏剧性的海景,而康斯泰勃尔则留连于宁静的田园风光。
话虽如此,他们仍然有着共同之处,这既体现在他们都把绘画当成传达感情的工具上,也体现在他们都认真研究自然并从中获取直接的体验上。有关透纳的种种铁闻,都证明他研究自然的强烈热情。
《阿韦龙的冰川和水源》(1802-1803) 《暴风雪,蒸汽船驶出港口》(1842)
透纳最心爱的题材是海,但这不是洛连笔下宁静明澈的海,而是体现着大自然威力的狂暴的海。《奴隶船》(1840)一画是受当时发生的一桩骇人听闻的恶行启发绘制的,但它并非是表现船长把奴隶投人大海的历史画,而是展示令人生畏的海景的富于戏剧性效果的风景画。为了传达这种具有"崇高"特色的大自然景象,他运用了极为自由奔放的笔法再现光色变化,着重渲染海洋的气势。动荡不安的海天、强烈的光影,全都浸在壮丽的金黄色调中。这种追求传达生动的整体效果的作法,预示着印象主义画家的探索,并在20世纪抽象绘画中得到回响。不过,透纳对戏剧性的追求、对主题和感情作用的重视,证明着他是一位纯粹的浪漫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康斯泰勃尔和透纳在风景画领域的成就,树立起英国画家的地位,尤其是英国风景画家的地位。
3、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和音乐闪耀着极其夺目的光彩。相比之下,它的美术就逊色多了。
《薄雾上的徘徊者》(1817-1818)
在那些数得上的德国浪漫主义画家中,弗里德里希(CasparDavid Friedrich,1774--1840)或许是最优秀的一位。弗里德里希与当时欧洲大部分画家不同,他是在北欧国家丹麦接受美术教育的。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是他心灵的写照,从他讲的"美术家不仅应当描绘眼前所见之物,而且应描绘心中所见之物",不难看出浪漫主义者的典型态度。像一些德国浪漫主义文人一样,他迷恋于那些所谓"诗意盎然的景象",如荒原、古寺、落日、月夜、森林等,这一切构成了他笔下具有象征意味和感情色彩的绘画世界。这种爱好再加上对文学性的强调,无疑影响了他的成就。
弗里德里希偏爱逆光中的风景(这种作法让人忆起洛连,尽管两人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貌截然不同,而且他也无法与洛连相比),他这样的作品往往具有一种神秘的象征性,含有浓重的宗教情绪。《山上的十字架》(1808)就是一件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它也是最初用于祭坛的风景画。
4、法国的浪漫主义者和德拉克罗瓦
在法国这块土地上,浪漫主义的胜利和勃兴,是以极为激烈的形式体现的,它受到推崇古典文艺的人士的顽强抵抗。史家们津津乐道的欧那尼之战和德拉克罗瓦与安格尔的决斗,是这种事实的生动体现。
在法国画坛,席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1--1824)的绘画更鲜明地展示了浪漫新风。席里柯和他的后继者德拉克罗瓦,均出自新古典主义画家盖兰门下,他们把流露在达维特弟子格罗身上的反叛作法推向了极致。
浪漫主义者,往往对充满动态活力的情景和异常的事物感兴趣,席里柯就是如此。他绘制了不少描写赛马的作品,就连他表现军事题材时,也选用骑兵军官来表现,着力渲染动荡紧张的气氛。从《骑兵军官》(1812)上可以窥到席里柯这类作品的面貌。
《美杜萨之筏》(1819)
席里柯的上述作品,尽管生动有力;但要说他的杰作,就不得不提那幅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宣言的巨画《美杜萨之筏》(1819)。它描绘了当时法国一次可怕的海难,与透纳几十年后创作的表现类似悲剧的《奴隶船》不同,人的命运、人的生存欲望、人的形象是席里柯关注的焦点。在传统的金字塔式构图中,他使这一充满着激烈情感爆发的戏剧性场面获得了庄严的纪念性效果。借助富于张力的动作、强烈的光影对比、生动的造型、特写式的拉近场景,他使观众亲临其境似地感受到这一可怕的事件,同时也歌颂了这些平凡的人。为了更真切更感人地再现发生的一切,席里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调查、访问、画习作、绘草图等。照一般的想法,强调想象和主观感受的浪漫主义者,会忽视研究现实,事实推翻了这种误解。
由于意外坠马,这位杰出的画家匆匆离开了人世,使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大放异彩的重任,便落在钦佩他的师弟身上,此人就是德拉克罗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
德拉克罗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他趣味广泛,对古典大师抱着尊敬的态度,但真正让他服的画家,是巴洛克大师鲁本斯。他艺术中华美的色彩、自由的构图、生动的气势,都与鲁本斯有相似之处。
《萨尔丹那帕勒斯之死》(1826)
《美杜萨之筏》中流露出来的对崇高和恐怖的迷恋心情,也体现在德拉克罗瓦的创作中。继成名作、描绘地狱景象的《但下之舟》(1822)后,他又创作了两件在艺坛引起轰动的杰作,这就是抗议土耳其暴行的《希阿岛上的屠杀》(1824)和取材于拜伦同名诗剧的《萨尔丹那帕勒斯之死》(1826),它们都表现了血腥的杀戮和可怕的死亡。在这些充满狂暴的场面、强烈激情、笔法奔放洒脱、光影交错、构图别致的色彩交响诗中,新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彻底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就连欣赏他的格罗也不禁惊叫"这是对绘画的屠杀"。
浪漫主义的当代性,在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1830)上得到印证。这位美术家以充沛的激情,把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象征的形象和具体的人物一起在炮火纷飞的巴黎街头冲向前方,体现出革命不可阻挡的气势。那高举三色旗的自由女神是法国绘画中最动人最美丽的形象之一。
《自由引导人民》(1830)
19世纪30年代,北非之行开拓了德拉克罗瓦的眼界,从此他绘制出一系列表现异域风情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希腊、罗马的世界。那幅洋溢着宁静和神奇气息的《阿尔及尔的妇人》(1834),呈现了远比安格尔《大宫女》真实的东方生活图景,其美妙的色彩处理令印象主义者叹服不已。
为了传达自己的激情和感受,德拉克罗瓦把总体气势放在首位,排斥那种精雕细琢的造型方式,他的水彩画《豹子扑马》就显示出这种特点。究其实质,不妨说德拉克罗瓦视自由表现为最重要的东西。在追求自由表现时,德拉克岁瓦否定被新古典主义者奉为金科玉律的古典规范,虽然尊重古典大师的成就,但他并不同意永远墨守那些程式。德拉克罗瓦蔑视安格尔等推崇备至的神圣线条,他认为色彩在传情达意上具有更高的价值。写在著名的《日记》中的一段话,颇能体现他的心情:"美,这著名的要素,有些人在蛇形线中发现它,有些人在直线中发现它,他们全都断定只能在线条中发现它。我站在窗前,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但我心间没有一丝线条的感觉。云雀在歌唱,河流闪烁着无数种宝石的光彩,树叶讽讽作响;什么线条能造成这些迷人的感觉呢?"以往法国美术界的鲁本斯派与普桑派之争,在新的条件下,演化成德拉克罗瓦与安格尔的对抗。
德拉克罗瓦大胆的探索精神,给法国一代又一代追求创新的美术家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们都从他身上汲取营养。
浪漫主义的追求,似乎更适合用最自由的绘画来表现。不过,雕塑界也产生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名家。同《自由引导人民》构成双壁的巴黎凯旋门上著名浮雕《马赛曲》(1833一1836)的作者吕德(Francois Rude,1784--1855),以及被誉为"动物园中的米开朗琪罗"、擅长塑造猛兽的巴里(Antoine-Louis Barye,l795--1875),都是值得一提的浪漫主义雕塑家。
5、美国浪漫主义美术家
在大洋彼岸的新大陆,艺术的气氛远不如欧洲。不过,到了19世纪,这种情况有了改变。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艺运动相呼应,美国也产生了一些颇有成就和影响的浪漫主义者。这时,用画笔捕捉美国的自然景观、传达心灵感受的一些美国风景画家出现了,他们被称为哈得逊河画派。在19世纪中叶,这批具有爱国精神的画家呕歌美国壮丽山河的绘画,深受美国人的喜爱,而它最初的代表科尔(Thomas Cole,l801--1848)就是他们之中最为优秀的一位。科尔从英国移居新大陆后,深深爱上了这块广阔土地上那种近乎原始的自然,从中获得了创作的灵感。他在沿着哈德逊河一带徒步游历时,认真地研究了当地的真实景色,把这种宝贵的经验与自己的诗情和想象揉合起来,并运用从欧洲学来的技巧,创造出富于浪漫情调的壮观风景画。《哈德逊河清晨》(约1827)和《河套》(1836)等油画,典型地体现了他的风景画的特色。前景的广阔自然,在精微的光影对比和透视处理中,向远方渐渐隐退,令人有亲临之感。
与科尔不同,另一位比他年轻的画家宾厄姆(George CalebBingham,l811--1879)生活在密苏里州,他把目光放在描绘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上。宾厄姆最著名的作品,要数《沿密苏里河顺流而下的皮毛商人》(1845),这幅描绘当地现实生活的风情画,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幻意味,这或许与他差不多是位自学的画家有一定关系。不拘成法,感受独特,往往是这类画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