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北京商学院先后隶属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前身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和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建于1950年初,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建于1953年,195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合并到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9年商业部经国务院批准
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与北京商学院合并。1969年北京商学院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北京商学院是我国建国后建立较早的专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1970年迁入陕西省咸阳市,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主要面向轻工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迄今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合并组建后的北京工商大学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由单科性大学发展成为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7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经全体委员投票确定: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结果为“优秀”。
学校现设10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研究基地、3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领域6个)、本科专业48个;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2003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0次会议审核批准,学校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2004年起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2年12月,学校食品(含保健食品)添加剂与安全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予学位学科名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校现有博士生15名,硕士生1996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11960名,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709名。
【艺术与传媒学院介绍】
艺术与传媒学院是2008年12月由原传播与艺术学院、数字内容学院和数字艺术制作中心组建成立的,下设新闻学系、广告学系、艺术设计系、数字媒体系和艺术传媒实践中心等教学、教辅机构,拥有新闻学、广告学、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本科专业与方向。学院新闻学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广告学专业为“北京市品牌专业”,艺术传媒实践中心为“北京市实验示范中心”。截至2012年9月底,学院在读本科生计1537人。
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招收经济新闻、品牌传播、影视产业、广告经营4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新闻传播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截至2012年9月底,学院在读硕士生55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31人,讲师3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3人。学院还聘请一批国内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近3年,发表论文(包括非核心论文)387篇(其中一级A论文15篇),出版著作10余部,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含国家级课题2项),科研经费347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的艺术展会。
学院建有优良的教学设施与设备,拥有报纸编辑实验室、广播电视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模型实验室、CAID实验室、陶艺实验室、苹果机房、PC机房和天光画室、基础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动作捕捉实验室、动画创作实验室、视频实验室、音频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教学设施齐全,软硬件配套,配置高端,功能先进,覆盖了动画设计制作、数字媒体设计制作、影像节目制作的各个流程,可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邀请学术界和传媒、设计界名流来校讲学,鼓励学生熟悉社会,熟悉媒体和企业。不少学生在较重要的媒体上发表文章和新闻稿件,社会反响良好。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国际设计大赛,在美国“金铅笔奖”(One Show)、台湾“金犊奖”、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教育部“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及“中国艺术院校大学生数码媒体艺术大赛”等赛事上,学院学生均获得了优秀成绩。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代码130502)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基本理论与实用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积极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团结与协作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较高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设计实操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能够胜任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商用展示环境设计与布置、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设计等专业技术工作。
本专业成立于2012年,由原艺术设计专业(创建于1998年)和广告设计方向(创建于2000年)整合而成。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10人,助教1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1人。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各类国内外设计与广告大赛,获奖人次超过千人,这些奖项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可以在企业、媒体、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与品牌形象设计、广告创意设计等与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的工作。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电信、奥美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公司、法国阳狮广告公司、英国WPP广告集团,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部分学生考入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产品设计专业(代码130504)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交叉,具有熟练设计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设计沟通能力,能够整合设计、用户、商业和技术来创造新的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结合我校商科、工科的优势,适应时代和设计学科发展与人才需求,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跨学科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表达、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熟练的产品设计技能,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设计相关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知识整合创新能力。
本专业创建于1994年,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1 人、副教授5 人、讲师4人、助教1人。教师中有硕士学位7人,1人博士在读。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团队成员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在国内知名设计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近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产品设计专业在校生参与多项设计竞赛,获得了包括IF 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全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大赛在内的多项设计奖项。
本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或设计公司从事产品设计与研发、界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动画和多媒体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历届毕业生广泛活跃在奔驰、摩托罗拉、广汽、比亚迪、爱国者、盛大等知名企业;部分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部分毕业生进入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外高校设计院系继续深造。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代码130508)
本专业综合了计算机技术、UI 设计、艺术设计、动画、影视艺术等理论和知识,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能够胜任网站设计、交互设计、游戏产业、动画、影视后期及虚拟现实设计等创意产业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创建于2005年,拥有一支年轻且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11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0人,1人博士在读。教师均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美术、设计院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够把业界最新的信息引入到教学当中来,注重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创意设计大赛并屡获佳绩。本专业的教学条件好,拥有专业的动作捕捉系统、录音棚、摄影棚和演播室,拥有先进的高标清后期剪辑设备,以及动画工作室等,保障专业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开展。
创意产业是国家大力扶植的产业,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人才需求十分旺盛。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8% 以上。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了新兴的数字娱乐企业、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设计、创意和宣传工作,有的毕业生在已经成为企业骨干力量,甚至成为项目的带头人。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联想集团、搜狐网站、瑞星科技有限公司、盛大网络游戏公司、新浪网、QQ 网站、当当网等众多新兴的数字产业。部分毕业生赴国外留学或考取国内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