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高考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高考 > 试题答案 > 正文内容

聚焦高考 2014年高频考点湖南卷高中语文测试卷试题答案与解析

来源:美术高考网    整理:华艺名教育    时间:2014-05-26

  本试题卷共7 道大题,21 道小题。时量15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3 分)

  1.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字音、字形

  【考查能力】识记A

  【思路方法】 1、审题:第一:看清考点:字音字形综合题;第二:是选全部正确的一项;2、具体步骤:

  ①逐项分析;②分别从字音和字形两方面判断;③排除法和确定法

  【易错点】A 。桀骜不驯;C . “着”读作zhuó; D . “纤”读作xiān,“量”读作liáng

  多音字容易混淆,形近字辨析。

  得分点:B,3分

  2.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的使用

  【考查能力】识记A

  【思路方法】1、审题:第一:看清考点:成语使用;第二:是选使用正确的一项;2、具体步骤:①逐项判断;②抓住每个成语的含义、褒贬、对象、语境要求;③排除法和确定法

  【易错点】B . “不易之论”指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C . “彬彬有礼”偏重在对人有礼貌。D 。“如丸走坂”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像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成语积累缺乏,望文生义。

  得分点:A,3分

  3.答案:A

  解析:

  【知识点】病句

  【考查能力】表达应用E

  【思路方法】1、审题:第一:看清考点:病句;第二: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2、具体步骤:凭语感扫描,用方法检验。⑴单句采用紧缩法,先抓主干后理附加。⑵复句要先看关联,然后以分句为单位,采用紧缩法去判断。

  【易错点】不合逻辑、重复累赘、语序不当 。 B 项多重否定不当;C 项用词重复,“同比”即“与同期… … 相比”;D 项语序不当。应为“人员的伤亡报告”。

  得分点:A,3分

  4.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语句衔接

  【考查能力】 表达应用E

  【思路方法】 1、审题:第一:看清考点:衔接;第二:选择与上下文衔接不当的一项;2、具体步骤:凭语感扫描,用方法检验。⑴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把握语境。⑵分析引用的诗句的含义,判断是否衔接得当。

  【易错点】 “雏凤清于老凤声”出自唐· 李商隐《 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诗意为雏凤的鸣声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现往往用来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哲理。文句意只是表明80 后们的快速成长,而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

  得分点:A,3分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断句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5.答案:D

  解析:

  【知识点】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能力

  【考查能力】理解B

  【思路方法】 1、审题:第一:看清考点;第二:选择不当的一项;2、具体步骤:在理解文言实词词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易错点】行:上任。

  得分点:D,3分

  6.答案:C

  解析:

  【知识点】考查对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查能力】理解B

  【思路方法】 1、审题:第一:看清考点;第二:选择不相同的一项2、具体步骤:注意虚词在句中的位置,结合语境理解,可从意义和词性两方面判断。

  【易错点】C。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A。助词,表判断。B。连词,表修饰。D。助词,与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得分点:C,3分

  7.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考查能力】 归纳概括C

  【思路方法】1、审题:第一:看清考点;第二: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2、具体步骤:首先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理解,注意“无中生有”、“曲解文义”和“强加因果”的干扰做正确的判断。

  【易错点】夏进士是去京师接受吏职,所以“被选拔为知县,上任前和京师的朋友告别”说法有误,“京师朋友”的话也只是作者的推测。

  得分点:C,3分

  8.答案:为之而不肖/愈见其拙/回护其拙/势必书生与俗吏两无所据而后已。

  解析:

  【知识点】 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考查能力】理解B

  【思路方法】1、审题:第一:看清考点;第二看清要求;2、具体步骤:首先通读句子,尽量理解句子意思,根据句子意思,抓住主宾,寻找规律,进行断句。

  【易错点】最后一句,容易多断

  得分点:标注正确一处得1分

  9. 解析:

  【知识点】翻译

  【考查能力】理解及语言表达B

  【思路方法】 1、审题:第一:看清考点;第二看清分数要求; 2、具体步骤:首先可以结合上下文,通读句子,尽量理解句子意思,遵循字字落实的原则,抓住用词和用句的考点。

  【易错点】 第一句中省略部分会让学生费解,第二句中“于是”“訾”古今异义易错,第三句中的“病”的理解是难点。

  得分点:抓住采分点并且句意正确即可得分

  答案:

  (1)高官中有不满意他下属官员的人,皇上问他(为什么不满意),他用下属官员是个书生来回答。(“大吏”“属员”以书生”)

  (2)真正的书生又很少,有一个真正的书生在此,却会害怕别人诋毁自己而避忌书生这个称呼吗?(“寡”“于是”“訾”“讳”)

  (3)要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夏进士治理政事,就糟糕了!(“尔”“为政”“病”)

  译文参考:

  乾隆年间,高官中有不满意他下属官员的人,皇上问他(为什么不满意),他用下属官员是个书生来回答。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我也是一个书生呀。”高官恐惧地表示服从。啊,这话伟大啊!它将光大昌明六经的旨意,教诲千秋万代。

  嘉庆二十二年春天,我们杭州府的夏进士去京师,将要选拔为知县,绕道来上海和我告别。我和他交谈,觉得他更加长进了,面色温润和悦,神态举止峻挺高洁,议论三千年的历史,两人的看法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他总是笑着,显得欢乐。我说:“这是个书生,不是平庸的官吏。”上海的人和同乡的人都说:“不是平庸的官吏!”他到京师去,京师与我相识的尊贵人物,都认识夏进士,他们也一定会说夏进士不是平庸的官吏。

  虽然如此,但认真暗暗地观察夏君,夏君像是害怕别人诋毁他是书生,又像是有意隐瞒自己是个书生,这些心理都表露在言谈神色之间。国家的事,除了书生,无人可以托付。真正的书生又很少,有一个真正的书生在此,却会害怕别人诋毁自己而避忌书生这个称呼吗?再说像夏君这样的人,即使有一百个人诋毁他,一万个人诋毁他,他咬着指头发誓不做书生,以言辞捍卫自己的尊严,极力地辩解他不是书生,难道他最终能够与俗吏的行为相似吗?学做俗吏却学不像,更加显出他的迂笨,曲意辩护他的笨拙,发展下去,一定会弄得书生和俗吏二者都不像才罢休。唉!以书生的言辞神态,加上迂笨,再添上曲意袒护,最终失去书生的本色。要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夏进士治理政事,就糟糕了!

  新娘子过门三天,可以知道她的德行修养;新官上任三天,可以看出他的治政主张。我结识夏进士十年,既庆贺他得到官职,给我们乡里增光,又担心他信仰圣人之道不坚定,行动上将会前进一步又后退一步。在他上任的时候,我恭敬地陈述皇上的教诲,也是附从古代朋友送行赠言的意思。

更多关于湖南院校的资讯请进入湖南美术高考网查看
优秀 美术作品 推荐
更多热点信息推荐
热点关注
编辑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隐私 | 服务承诺 | 投稿说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2014 old.huayim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艺名教育 版权所有
北京美术培训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566-800 Email:info#huayiming.com(#号换成@) Baidu Sitemap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花家地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号楼
京ICP备1205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