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我区学生影响不大
2014年起,浙江中小学将不再评选省级“三好学生”。记者从我区教育局和高中了解到,省级“三好学生”曾风靡一时,但随着2008年取消该评选的高考加分优惠,学生对此热情锐减,因此取消评选不会带来太大影响,但不排除以后将有其他评选代替“三好学生”的位置。
曾经“香饽饽”得来不易
“三好学生”这个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表彰,曾风靡我国中小学校。而我区省级“三好学生”在高中段产生,曾可谓学生荣誉的“集大成”,通过考核的学生可获得高考加分。这曾经成为学生,尤其是尖子生的“香饽饽”。
据萧山中学学生处主任孟小玲介绍,我区省级“三好学生”的名额不多,去年萧山中学和萧山三中各2名,其他普高各1名,总共11名。省级“三好学生”报名者必须获得过市级三好学生或市级优秀学生,有一度省级三好生还必须先通过市“阳光学子”的评选。而在具体考核中,学生还须完成长跑等测试,真实地体现“三好”。而从去年开始,评选过程才有明显简化,学生无须通过“阳光学子”评选。
“三好学生”越来越“锦上添花”
但浙江省在2008年取消了省级“三好学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自那之后,这个评选就已经不那么“吃香”了。
孟小玲说,即使是能在档案上多一条省三好学生的荣誉也对高考无济于事。因为学生电子档案早于评选结果形成,高校看到的电子档案中没有显示该项荣誉,而等到拿到写有这项荣誉的纸质档案时,高考录取已经完成。
另外,省级三好学生的评选条件严苛,而已经拥有市级三好学生荣誉的学生对省级三好学生也没有太大兴趣。省级三好学生越来越像“锦上添花”。
学生对此“不痛不痒”:“高考加分条件越来越少了,何况省三好生评选严苛,我们本身对此就没抱太大希望。”家长对此也不是太在乎,尤其是了解近年来高考改革的家长都认为“取消评选或许是大势所趋”。
踩着高考改革和课改的节奏
我区教育局高中教育科科长陈胜良认为,省级“三好学生”退出历史舞台,可能跟高考改革的大背景相关,也跟课改追求的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有关。“三好”这个词对学生的评价,放在现代社会,的确显得有些狭隘,虽然它已经成为“好学生”的代名词,但容易误导学生只追求德智体,忽略多元化。
省级“三好学生”的评选取消了,会不会意味着有新的荣誉代替它的位置?就此,相关教育人士猜测,即使有别的荣誉,至少要比“三好学生”更能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也少有可能再和高考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取消省级“三好学生”评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