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教学 > 入门教学 > 绘画基础 > 正文内容

在美术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美术

来源:美术高考网   整理:华艺名教育   时间:2013-11-12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孩子的艺术发展,美术教育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一论述充分说明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美术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体系。

  一、观察生活——发现美。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儿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发现的美也就不同。现实生活对儿童画画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的绘画能力并不是单靠老师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一定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因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创造美。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

  1.采撷生活,提高审美认识

  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会变的线条》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美丽多变的线条,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多种线条:黑板边的直线、窗外护栏上的螺旋线、老师头发上的波浪线、花盆边上的弧线、花叶子上的锯齿线……,这样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同时又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线条。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他们发现,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藏着这么多美丽的线条,而且它们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创作中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微风中的柳条、大风时散乱的头发、沙漠中一层层的沙子……学生轻松地画出自己熟悉而又富有美感的线条,他们的作品便充满了韵律。这样既结合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受美、鉴赏美,又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来源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又提高了他们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走进自然,强化审美感受

  “课堂不等于教室。”以往的美术课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材传授技能,然后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临摹,或凭记忆冥思苦想,不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结果学生不但画不好,更不会有创意。因此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写生、采风等方式,到大自然中去感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也会陶冶个性和情操,同时为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如举办《我是小小画家》活动,虽然只是改变了场地,但是当学生背着画夹,坐在校园里写生时,那种感觉完全不同,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令人身心愉悦。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令写生的学生个个神气十足。校园里熟悉的一切在同学们的眼中,一笔一笔的创作是那么的新鲜与美丽。学生的作品虽然还很幼稚,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享受着室外创作所带来的那份喜悦与快乐。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二、实践生活——体验美。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学生体验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悟到生活的美丑现象。生活中的碧海蓝天、红花绿柳、高楼大厦、市井人群、民俗民风、悲欢离合……都是学生难以忘怀的。对这些生活场景的耳濡目染,他们谈起来津津乐道、各抒己见,画起来直抒胸臆、色彩斑斓。作为美术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发展,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术的感悟。

优秀 美术作品 推荐
更多热点信息推荐
热点关注
编辑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隐私 | 服务承诺 | 投稿说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2014 old.huayim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艺名教育 版权所有
北京美术培训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566-800 Email:info#huayiming.com(#号换成@) Baidu Sitemap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花家地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号楼
京ICP备1205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