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主义代表人马列维奇的平面作品把单纯的几何形作各种组合、色调单一,却传达了一种动力感和空间感。他运用富于动态的斜方组合把画面安排得紧张和复杂,几何构成表现了情感的波动。马列维奇的学生李西茨基(FL Lissitzky)是传播俄国至上主义的重要人物,它的平面作品《用红色锲子打入白色》是采用完全抽象的形式,强烈地表达出革命观念的现代海报之一。李西茨基强调抽象形式与社会应用的结合,把几何造形、照片和字体以一种前卫的方式组合起来,从中可以看到“现代”设计的特点。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海报设计背景是抽象的线条构成,主体则是在呐喊的水手,将几何造形、照片和字体设计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把照相技术引入平面设计,制作成照相蒙太奇地效果,体现了构成主义所推崇地机械韵律感。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创造了构成主义式的新电影剪辑手段蒙太奇,他导演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
亚历山大·罗钦可(A1exander M.Rodchenko)是构成主义的三位创始者之一。他不但是苏俄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摄影家,也是苏俄十月革命中的重要艺术导师。罗钦可的观念是最激进的。他在一九二三年又发表了惊人的学说,声称“绘画已死,艺术家应同时具备画家、设计家和工程师的三重任务。”然后就从此搁下画笔、油彩,而拿起相机。他认为:“相机是社会主义之社会与人民的理想眼睛。” “只有摄影能回应所有未来艺术的标准。”他们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为着一种变革而努力工作。在他们的作品中通过一种纯几何的观念显示出反个人主义的思想。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在当代摄影家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一种构成主义造形理念的影响。这也许正是我们的艺术继承传统的结果。而怎样对待继承与革新,也是每位摄影家应该深思的问题。
构成主义风格影响到许多欧洲国家的平面设计,如包豪斯的莫霍里-纳吉(Moholy-Nagy)的设计当中反映尤其明显。他的平面作品全都是绝对抽象的作品,他设计的包豪斯丛书、海报、拍摄的照片和制作的电影,都具有强烈的理性特征,并且显示了理性化对于设计造成的积极效果。他相信简单结构的力量,利用平面来表达这种力量。当代美国的设计大师艾普瑞乐(April Greiman)版面的空间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显然是借鉴了构成主义大师李西茨基对于空间、平衡和造型的视觉思想,并将其应用到了实践中。她强调人的直觉性对设计的决定作用,重视形式的表现力,主张为了表现可以牺牲可读性。艾普瑞尔的版面设计,一方面强调视觉中的二维性表达方式,即运用平面化的语言。另一方面,她却又利用编排方面的技巧,把深度感引进到版面中。重叠的造型,极具指示性和众多性格不同的标记线,富有动感、方向感及空间悬浮感的几何图形,暗示出了强烈的透视关系。这是使她的设计作品充满活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