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文化,都欲在实用生活之余,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宏丽的舞蹈,表达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建筑的抽象结构、音乐的和谐节律、舞蹈的线纹姿势,最能表现我们内心的情调与律动。
中国的瓦木建筑易于毁灭,圆雕艺术不及希腊发达,礼乐生活的形式美也早已破灭。民族的天才乃借笔墨的飞舞,抒写胸中的逸气。所以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于用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中国画是一种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其要素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
自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西洋油画的画风,特别重视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画境似可走进,似可手摩,它们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在中国,晋、唐以来的塑像反受画境的影响,具有画风,不似希腊的立体雕刻成为后来西洋画家的范本。而商、周彝器形态沉重浑穆、典雅和美,其对中国宇宙意识的表现可与希腊神像雕刻相当。
在商、周彝器盘鉴的花纹图案中,每一个动物形象都是一组飞动线纹的节奏的交织,而融合在全幅花纹的交响曲中。它们个个生动,而个个抽象化,不雕凿凹凸立体的形似,而注重飞动姿态的节奏和韵律的表现。这内部的运动,用线纹表达出来,就是物的“骨气”。中国绘画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即运用笔法把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象。所谓“气韵生动”,正是骨法用笔的目标与结果。在这种点线交流的、律动的形象里面,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结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画幅中有明暗、有凹凸、有宇宙空间的深远,但却没有立体的刻画痕迹;亦不似西洋油画那样如可走进的实景,而是一片神游的意境。
然而中国画既超脱了刻板的立体空间、凹凸实体及光线阴影,于是它的画法乃能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笔写实,为物传神。引书法入画乃中国画的第一特点。董其昌云:“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实为中国绘画的骨干,而融诗心、诗境于画景亦成为中国画的第二特色。中国乐教失传,诗人不能弦歌,乃将心灵的情韵表现于书法、画法。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
因此,中、西画法所表现的“境界”根本不同:一为虚灵,一为写实;一为物我浑融,一为物我对立。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界。西洋油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建筑、雕刺、油画同属于一境界。中国画运用笔勾的线纹及墨色的浓淡直接表达生命情调,透入物象核心,遗形似而尚骨气,薄彩色以重笔法;然而形似逼真与色彩浓丽,却正是西洋油画的特色。
(选自宗自华《美学散步》,有删改)
1.下列有关中西绘画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要素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其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自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西洋油画的画风,特别重视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
B.中国画的渊源与背景是商、周彝器和晋、唐以来的雕塑,而西洋油画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
C.中国画尚骨气,重笔法,其画法所表现的“境界”是虚灵的、物我浑融的;而西洋油画重形似,重色彩,其画法所表现的“境界”是写实的、物我对立的。
D.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与诗、书同属于一境界;而西洋油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与建筑、雕刻同属于一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圆雕艺术不及希腊发达,但商、周彝器对中国宇宙意识的表现则可与希腊神像雕刻相当。
B。西洋油画的画境如似可走进、似可手摩的实景,中国画的画幅中虽也有明暗凹凸,有宇宙空间的深远;但体现的却是一片神游的意境。
C。商、周彝器盘鉴的花纹图案中,动物形象个个生动,个个抽象化,不雕凿凹凸立体的形似,而注重飞动姿态的节奏和韵律的表现。
D。“骨法用笔”就是运用笔法把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象。它是中国绘画六法之一,能收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这说明中国画虽然遗形似,薄彩色,超脱了刻板的立体空间、凹凸实体及光线阴影的运用,但它并不是不重视写实。
B。建筑的抽象结构、音乐的和谐节律、舞蹈的线纹姿势,最能表现人们内心的情调与律动,这使中国画具有了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
C。作者认为中国画有三大特色:引书法入画;融诗心、诗境于画景;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的意境。
D。本文将中国画与西洋油画的画法及其境界等加以比较,其目的不在于褒贬二者的优劣,而在于揭示二者的差异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敏,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朓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除少府卿,出为镇北豫章王长史,随府王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途经下邳,遂为魏人所执。魏徐州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见革辞色严正,更相敬重。延明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将加箠扑。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值魏主请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乃除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革曰:“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辩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遗无所受。送故依旧订舫,革并不纳,惟乘台所给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曰:“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轻艚。”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
征入为度支尚书。时尚书令何敬客掌选,序用多非其人。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大同元年卒。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节选自《粱书·列传第三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 勖:勉励。
B。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 赍:携带。
C。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 相:互相。
D。傍无姬侍,家徒壁立 徒: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