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高考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联考 > 统考资讯 > 正文内容

江西省2014年美术联考考题预测详解

来源:美术高考网    整理:华艺名教育    时间:2013-11-14

  基于昨天下午,江西省美术联考报名信息新鲜出炉,我们根据历年考题做出周密的考题预测,望同学们予以关注。

  江西省2014年美术联考报名时间

  2013年11月19日8时至24日18时,逾期不予补报、改报。

  报名方式

  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所有考生(包括参加保送生、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与民族传统体育、少年班、高职单招、职教师资、残障考生单招等特殊形式招生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详情请见http://old.huayiming.com/article/20131113/11813.html)

  2014年素描考题预测:

  2013年,一个折叠桶,1调色板,1文具盒,3只吸管颜料,1美工刀,1淡布。

  2012年,(3小时默写) 笔筒一个、三本书、三支笔、一个眼镜、两个橘子、一块单色衬布  2011年,男青年头像写生

  2011年:(默写) 陶罐、一个白色瓷盘、三根香蕉、两个桃子、一个梨,一块浅色布。

  2010年:一个带嘴的陶罐,一个瓷盘内盛3个玉米棒子,一个瓷碗内有一个瓷勺,2个鸡蛋,一块衬布(颜色自定)。

  2009年,一个书包(有范图)一个乒乓球和一块乒乓球拍,一个白瓷笔筒,三支水粉笔,一块布。

  详细信息可见江西省美术联考考题汇总(2009-2012年)

  2014年根据专业老师预测:江西省考题很特别,历年均是素描静物,与众省份不同。作为考生,需要特别注意有针对的练习。2014年考题预测:默写棕色书桌一个,书桌上放置蓝色书包一个,两本书,书本上有一个铅笔盒跟一只笔。

  上传.jpg

     考题对策:

  素描静物写生空间感的的处理方法

  静物写生是素描的基本课题,因为它们静止的状态便于学生描画。各种各样的文具、果蔬、陶瓶罐等通过巧妙的摆放,布置并通过不同质感的描绘、对比,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构图和表现能力。下面我们来谈谈素描“空间感”

  “空间感”指三度空间中反映出的相对深度,具体到素描静物写生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物体本身的体积感(立体感)和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感。

  物体本身体积感(立体感)的表现

  俄国美术教育家契斯恰可夫说过“任何立体的形都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透视变形的平面组成。”形与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描绘静物的立体感离不开物体表面的形,离不开形的透视关系。透视根据物体和视点的角度关系,可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写生时要注意区分具体的透视角度。透视变化的规律是近大远小,即构成物体的面都向远方消失。圆形透视变形后是一种椭圆形,方形透视变形后是一种向消失点倾斜的四边形。其他形状的面都可以分解或是概括成以上两种基本形状,准确的透视关系可以加强物体本身的纵深感。

  物体由于受到光的照射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这种明暗关系可归纳为五种基本调子,即亮部、中间层次、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由此可知,在对物体本身体积感的塑造中,这五种调子的基本关系表达越明确则物体的体面转折关系交待越清楚,从而物体本身的体积感就越强。这就要求在写生时,首先要确定光源的方向,再分清物体大的明暗面。反光和投影属于暗面位置,中间层次则属于亮部范围,每一种基本调子中还要有黑白灰的变化。物体亮部刻画时,黑白色阶宜清晰肯定,出现“实”的感觉。暗部刻画时,黑白色阶宜过渡自然,出现“虚”的感觉。明确的黑白调子,可以加强物体本身的结实感。

  在对物体本身体积感的塑造中,还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考虑到物体本身前后的空间关系。例如:罐口前面的边缘和后面的边缘的空间感处理,穿插体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的距离感的处理。这时要做到前实后虚,前面对比强后面对比弱。再具体可以参考物体与物体间距离感的表现方法。

  物体与物体间距离感的表现

  一组静物中,不同位置上的物体由于空气对光线的阻挡作用,会出现清晰度和形状上的不同变化,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的规律是近实远虚。近处的物体实,黑白对比强烈,体面转折明确,形状及轮廓具体,清晰度高。远处的物体虚,黑白对比减弱,体面转折相对模糊,形状及轮廓特征不明显,清晰度弱。换种说法,即前面物体的立体感、质感、量感特征明显,后面物体的立体感、质感、量感特征减弱。并且后面物体的颜色向背景色靠近。

  处于前后位置的两个物体,他们之间的距离越大,物体间的虚实对比越强,距离越近,物体间的虚实对比越弱。

  静物中很常见的另一种位置关系,是前面的物体将后面的物体挡住一部分,这就涉及到前面物体边缘与后面物体“相邻处”的处理。物体间的“相邻处”可能是虚的,也可能是实的。从距离的角度讲,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它们“相邻处”的明暗对比就越强,区别也越清楚,反之,则相对减弱。从明暗的角度讲,“相邻处”处于亮部则实,处于暗部则虚。

  综上所述,在素描静物写生中,空间感的表现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各种对比关系的灵活应用,如大小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等。如果充分理解了这些对比关系的意义,在素描静物写生中就会很轻松地表现出画面所需的空间关系。

  2014年色彩考题预测:

  2013年题目:一西瓜,1啤酒瓶,3个辣椒,1布,1不锈钢勺还有1高脚酒杯,布一块随机。

  2012年题目:(3小时默写) 一个酱油瓶、一个白瓷盘子、鸡蛋两个、自定义两种水果、灰衬布白衬布各一块。

  2011年题目:无标签的葡萄酒瓶,一个盛有三分之一红酒的高脚杯,一个白盘,两个红辣椒,两根茄子,一个洋葱,一块灰色布,一块绿色布。

  2010年题目:1个陶罐,1个瓷盘,3个玉米,大蒜子若干,红辣椒3~5个,1块红布,1块白布。全都默写!

  2009年题目:一瓶可乐,三个苹果(其中一个削了皮),三粒水果糖,一个白盘子内有三片西瓜,一把黑柄水果刀,两块衬布,色调要求为暖色调。

  2014年预测题目:默写,一个蓝色花瓶,三个香蕉,一个绿色苹果,两个柿子,一块棕色的衬布。

  1f65bd40a8d2e641c87f0943f0c6f8c5_jpg!w600.jpg

     考题对策:

  三招妙解色彩学习中,画面“粉”的情况

  来源:美术高考网 整理:艺旗美术 时间:2013-09-16

  “粉”这个字在色彩的学习当中并不陌生,特别是刚开始学习色彩的同学,在你的调色板或者画笔用的不恰当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画面“粉”的效果,还有就是你对颜色认识的不够,调起色一知半解的就造成这个原因。造成画面“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表现物体的色彩层灰差别时,到处都以白色来调和,以此区分明度,使整个画面粉质的比重过大,从而产生“粉气”的感觉。特别是在表现物体受光面的色彩时,有些考生为了使受光面表现出较高的明度而一味加白色,从而丧失了物体的固有色倾向,画面的“粉气”也就随之而来。须知,即使是画物体的高光,也只应以白色蘸少许光源色及固有色,这样画出的物体高光才会符合该物体的色彩倾向关系。而且不同物体的高光色彩应该是各不相同的,切忌用白色去画所有物体的高光。

  造成“粉气”的第二个原因是在表现物体的暗部时,不适当地调入较多的白色。一般在水粉写生中,暗部的色彩比较忌讳加进白色。因为水粉的白色与其他深色相调,干燥后就会特别“粉气”,重不下来。因此,通常是用柠檬黄、粉绿、土黄、橘黄、湖蓝等颜色,根据暗部的冷暖倾向调和深色以表现暗部的色彩变化。另外采用湿薄的调色方法可减弱暗部的明度,以此来表现暗部反光及表现暗面的明度差异,从而回避使用白色。当然不是绝对不能使用白色来表现暗部的色彩,对一些明度很高的物体,如白色瓷盘,暗部当然也需用白色与其他色彩相调。即使是表现色彩很深的物体,有经验的作者在表现暗部色彩的不同明度层灰时,也会用少量的白色调配暗面的色彩,色彩不必调熟,只是灵活地表现一些反光部分并在小中范围内提上几笔,这样非但不会产生“粉气”的感觉,相反会形成丰富、饱满的色彩美感。

  造成画面“粉气”的第三个原因是调色盒中的颜料被未洗干净的笔蘸颜色时弄脏,或因调色盘在较长的作画时间里未及时清洗,或用含白粉的笔去蘸调色盘中的颜料,影响了颜料的强度,而使画面产生“粉气”的感觉。

  2014年速写考题预测:

  2013年题目:打太极的老人,

  2012年题目::(30分钟默写)一个背书包的女学生。

  2011年题目:(默写)一个踢球的人

  2010年题目:一个雨中漫步的人。

  2009年题目:一个拿着教材在上课的女教师。详细信息可见:江西省美术联考考题汇总(2009-2012年

  2014年预测题目:纵观近几年江西省速写考题,赋予了浓厚的生活气息,难度不大。今年考题将是:买菜归来的女老年

  考题对策:

  人物速写中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

  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

  以线写形是我国传统的造型方法,在高考速写科目考试中应用极广。

  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应注意以下要点:

  1)注意整个画面中线的疏密、虚实、强弱、松紧、急缓、穿插等的节奏变化,使画面更具形式美感。

  2)通过线的强弱、虚实和穿插使人物形成一定的立体感。

  3)根据需要随时对铅笔侧锋和立锋进行转换,形成线条内在细节的变化。

        图片1.png

  人物速写中线的运用:

  线条是速写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也是速写最基本的造型要素。线条的表现直接、快速、简练、准确,既符合速写本身的特点,又能充分适应速写造型的需要。

  线条因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不同,会产生丰富的变化,线除了具有一般的干湿、浓淡、粗细、曲直等形态变化外,它的流畅或滞重、飘逸或苍劲、急促或抒缓、隽永或凝重、俊秀或粗犷等特征更富情感性和独特的形式美感。

  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速写,通过线的长短、粗细、曲直变化和线的穿插、重叠、疏密等线条组合,可表现形象的轮廓、暗示形体的体积空间、概括物象的层次,或强化形象的特定动(神)态和情绪,大大增强了速写的表现力。

  对于速写来讲,线条运用的根本目的是为形象服务。也就是说无论线条运用是否完美,都应以对物象形态和情态的完美表现为惟一原则,切不可脱离这一根本。对线条的自如驾驭和自由运用需要努力实践、认真总结和不断积累,只有坚持,才能水到渠成。

  “以线造型”是中国和西方人物画中的基本技法之一。因此,速写练习也应该从“线”入手,尤其在人物速写中,用“线”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学画者都应具备的基本功。这其中,要明确以下两点。

  一、准确地用线条概括形象:线条必须从绘画对象的结构出发。每一根线条都要正确地表现出肌肉骨骼的结构关系以及人体运动变化的准确形态,这就要求画者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对象,在画前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对象的结构,要有自己的感受。

  线条在准确、生动地表现对象的质感、体积时是十分重要的,不要盲目摹仿他人的风格和用线方法。必须把对形体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才能完美地表现对象,完成造型准确、真实感人的作品。不同的人物形象与特征用不同的风格、技法或线条表现,才能反映出不同的现实生活和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

  二、明确线条的本质作用:线条脱离了客观对象(人物形象)的结构、质感、体积、空间,只追求线本身的飘逸、洒脱、华丽,其结果必定是华而不实、苍白无力。只有充分、准确地表现出客观对象(人物形象)的结构、质感、空间的线条,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

  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要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首先,形神要统一。只有形准确,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其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统一。整体抓不准,即使局部再准确也毫无用处。局部形象与整体形象的关系是不容易从主观上把握的,要客观地分析哪些结构最能说明人物形象的特征。人物速写中造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达到落笔成形,用线要一气呵成、恰到好处。这样,才能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不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线条。

  更快更新、更专业的美术联考资讯尽在old.huayiming.com,手机客户端m.17ms.com

     17ms_app.gif

更多关于江西院校的资讯请进入江西美术高考网查看
优秀 美术作品 推荐
更多热点信息推荐
热点关注
编辑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隐私 | 服务承诺 | 投稿说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2014 old.huayim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艺名教育 版权所有
北京美术培训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566-800 Email:info#huayiming.com(#号换成@) Baidu Sitemap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花家地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号楼
京ICP备1205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