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著名旅游城市--吉林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经、教育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吉林省重点大学。
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从1992年开始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4个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2个重点培育学科,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拥有37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其中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2个省级特色专业,形成较为合理的学科布局。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始建于1965年。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人、讲师27人,硕士生导师8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38人,博士学位一人。学院下设服装系、表演系、装潢系、环艺系。有五个本科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设计、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服装设计与工程。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院开始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级时装设计、服装动态展示、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000余人。
学院在教学上紧紧围绕学校突出“一实两创”的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果。
2000年至今,学院教师和学生在国际、国家及省级专业赛事中获奖三百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及以上金奖30项,获省部级金奖76项。在教师和学生屡获佳绩的同时,学院也取得了诸多殊荣,2001、2002年学院分别获第三届、第四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团体总分第三名和第一名;曾多次跻身中国服装十大院校排行榜;先后于2004、2005、2007、2008、2012年五次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育人奖”,并于2005年入选中国模特行业十大TOP高等院校。
东北电力大学媒体技术与传播系,始建于2002年,为校直属系,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影视技术与现代传媒技术两个培养方向)。
媒体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现有非线性编辑网络实验室、电视演播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室,以及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
自建系以来,媒体系注重培养适应影视等媒体传阿播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形成了独特的专业特色。学生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他们创作的多部影视作品在一些全国性影视DV大赛中频获大奖。同时,媒体系学生在省市各类与专业相关的科技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屡获佳绩。
【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概况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始建于1974年,其前身为装潢设计专业。该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 教授2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2人。拥有先进的育人条件,有造型工作室、图文工作室、专业微机室、摄影工作室,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展览大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突显了强劲的专业优势。教师和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国家及省级专业赛事中获大奖近百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从事标志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及设计管理等平面设计领域的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理论课程:设计概论、传统图案研究、版式设计、包装容器造型、图形设计、文字设计、中外美术史、广告文案写作、中西方文化比较、插图、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网页设计、展示设计、招贴设计、商业广告、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装饰设计等。
实践环节:认识实习、印刷实习、装饰设计课程实践、包装设计课程实践、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课程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专业特色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专业授课与社会具体项目内容相结合,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合作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专业设计机构、设计公司、新闻出版机构及企事业宣传部门从事标志设计、广告宣传、网页设计、产品包装、品牌形象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设计和研究工作,同时也可在艺术类院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动画专业
专业概况
动画产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在发达国家,动画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动画产业已成为大有发展前景和巨大赢利空间的朝阳产业。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 教授2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2人。拥有先进的育人条件,有造型工作室、数字绘画工作室、动检实验室、摄影工作室、二维动画工作室、三维动画工作室、后期渲染工作站。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教师和学生的动画作品在国家及省级专业赛事中多次获奖。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动画设计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动画领域相关的漫画创作、动画片的创作、动画品牌策划、广告片制作等动画设计、教学和动画创作及策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理论课程:解剖与透视、动画造型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图像处理、摄像基础、艺术概论、动画运动规律、动画道具设计、动画史、剧本创作、原动画技法、卡漫插画创作、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周边设计、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逐格动画创作、影视广告制作、动画后期编辑等。
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实习(动画流程)、实习(频道包装)、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专业特色与就业方向
在动画教学过程中,采用课题性教学的方法,将专业课训练内容与国内高水平赛事及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参加赛事与社会实践促进专业训练,以提高专业水平,效果明显。动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性强。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影视动漫制作、电视传播、广告传播、互联网互动娱乐、手机动漫无线娱乐、设计公司、新闻出版与教育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动漫设计、制作、推广、游戏软件研制及教学管理等工作。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本专业分两个培养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
专业概况
服装表演专业始建于1994年,我校艺术学院是国内最早开设本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硕士生导师3人。设有全国一流的表演专业实习基地,有表演训练室、表演大厅、形体训练室、健身房、形象设计工作室,其中表演大厅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并配有先进的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管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突显了强劲的专业优势。多年来,学生在国际、国家级专业赛事中,有近百人次获得大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表演)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从事服装表演策划与制作、动态展示、形象设计、服装设计、服装营销及服装表演领域的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理论课程:服装表演技巧、服装表演编导与策划、形体训练、舞蹈、音乐素养、美学概论、中国服装史、商务礼仪、人物形象设计、服装设计、服装画技法、photoshop、播音主持、文化经纪人管理、时装摄影、服装市场营销、服装表演视觉形象等。
实践环节:表演实践、策划编导实践、化妆实践、商务礼仪实践、赛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特色与就业
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已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赛事促进训练,以训练提高实践水平,教学成果显著。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时装模特经纪公司、服装公司、服装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服装零售业、艺术类高职和中专院校、时尚媒体及网站、婚庆公司等。可从事时装表演、时装表演策划与编导、时装模特经纪人、时装品牌推广、服装营销、婚庆策划、服装模特教育及相关工作。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
专业概况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始建于1985年,我校艺术学院是国内最早开设本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开始招收高级时装设计研究和高级成衣设计研究方向研究生。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9人,9人具有硕士学位,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80%以上。设有全国一流的表演厅和视频工作室、服装工艺实训室、服装特种工艺实训室、服装结构实训室、印染实训室、服装材料样品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突显了强劲的专业优势。教师和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国际、国家及省级专业赛事中获奖近百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服装设计、服饰品牌开发和服装市场营销及相关的技术管理、情报研究等工作,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具备以服装设计为主,兼备服装板型结构设计理论知识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产品运作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理论课程:专业绘画基础、服装色彩与图案、中外服装史、设计概论、人体工效学、服装画、款式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服装立体裁剪、服饰工艺与材料、服饰配件、photoshop、服装CAD、工作室课题教学、服装市场营销、工业制版、服装工业生产管理。
主要实践环节:设计认知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专业特色与就业
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一体化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和特色,并基本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创新实践教学基础平台和机制。教学成果“高”,以赛事课题和社会生产课题两条主线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全国屡获大奖,为企业搞设计开发被广泛采用。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服装品牌公司、服装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纺织服装零售业、纺织服装高职和中专院校、服装媒体及网站等。毕业生可从事服装企业管理、服装及相关产品检测、服装设计、时尚编辑、服装品牌和产品策划、服装营销和贸易、服装教育及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