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高考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考辅导 > 应试技巧 > 正文内容

艺考技巧之如何画好树

来源:美术高考网    整理:华艺名教育    时间:2014-09-26

   1、树的画法

  建筑与环境设计速写中,往往有树木和绿化带作为配景,在景观环境或园林设计中,树木甚至成为绘画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及环境的配景画法中,首先学好各种形态的树木画法对设计速写的生动性表现具有重要作用。树的种类不同,树叶、树干的生长形态各异,树纹也各有自己的特征,所以,画的时候要从总的感觉入手,找出规律性的纹理变化加以描写。

  ①树木的基本形态

  树木的基本形态由根、干、枝、叶组成,树木在形态上既有低矮的灌木,也有高大挺拔的乔木。开始画树木时,应先了解树木的生长规律和各种不同树木的基本形态。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去刻画树木。要学会用简练的几何形体去观察、了解和概括树木的基本形态,不同的树种构成了不同形态的树木。抓住了树木的几何形态就抓住了不同树木的基本特征。

  ②树干、树枝的画法

  树干因树种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姿态。在画树时,首先对树干要有总的印象,画起来就较易总体把握了。树干因各自的树种不同,除了姿态变化外,在纹理上也各有自己的特征,作画时要特别留意。

  一般从树干入手,枝干组成树的骨架,还要注意主干与支干之间的关系,画时不只要观察树木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枝干的前后穿插关系。画树干要注意运笔时和树木的生长方向相一致。一般情况下画主干与支干较为容易,画繁密的细枝时就易杂乱无章,可以把树枝的结构看成“三角形”或“女子形”穿枝技法就可获得杂而不乱的枝干表现效果。

  ③树叶的画法

  树叶组成了不同形态的树冠,使树叶郁郁葱葱,显示出勃勃生机。树叶形状千变万化,画法多样,树叶的画法概括而言为点叶法、勾叶法及明暗调式法,三法也可结合互用。画叶时除了理解枝叶的组合关系外,还应注意枝干与叶的主次、前后、穿插、疏密等关系。一般作画时可作上密下疏的处理,这样树木的主要枝干会显得较为清楚,结构特征也会清晰可辨。要将成团的枝叶理解归纳成不同的几何形体,以适应整体概括的需要。还要把握处理好叶簇之间的空间层次关系。把握好叶蔟之间的边缘线的虚实,强调虚实变化则是获得生动自然的叶簇的关健所在。以线勾画树叶,不要机械地对着树叶一片一片地勾画,要根据不同树的叶子的形态,概括出不同的样式,加以描绘。用明暗色块表现树叶,则是根据树叶组成的团块进行明暗体积、层次的描绘。在适当的地方,如一些外轮廓处或突出的明部,作一些树叶特征的细节刻画。

  ④丛树的画法

  丛树由多种树木组成,画时应注意树与树之间相互穿插,疏密有致的关系。画丛树更应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和整体表现的原则。如果对每棵树都作出深入描绘,这样就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丛林”的情况。为表现出丛林的空间层次感,可以一两棵近景树作为具体刻画的对象,其余树木则画得概括,远处的树木甚至只需当作“背景”来处理,在色调上和前面树木拉开距离以突出主体。一般情况下是后密前疏、后暗前亮,这样层层相互衬托就能很好得刻画出丛树的纵深变化。

  速写的最大特征就是生动活泼,在了解基本规律后,要努力寻求活泼生动的笔法表现。在设计速写中,还有一类专为快速设计制图表现而用的程式化树木画法,这类树木多从写生中演变装饰而成,具有图案化,装饰化的特点,易于掌握。

  2、基本画法

  A、线描法:线描法可简可繁,有利于理解设计内容,明确形像结构表现,促进设计思惟深化。

  B、明暗块面法:除了表现出物体的体积与光影空间变化外,还可以较为充分的描绘出物体在构造上的质感特点。

  C、线面结合的画法:

  D、先从树干画起,再画枝、叶。此种画法能较清楚地表现树的结构。

  E、从树叶画起,再画树枝、树干。此种画法较易表现树的动势,叶子浓密的树用此画法能很好地表现出描绘对象的特性。

  3、作画步骤:(主要介绍以线为主的画法)

  ①树干是树的主体,树枝是长在树干上的。枝和干的连接关系要表现得科学准确。树枝一般为“女”字交叉,不要用平行线或格子线来画。

  ②树冠一般为伞形、半球形或圆锥形等;注意画树叶要分簇。

  ③深入刻画。点叶子有很多方法:如介字、个字、点法、小圆圈、小三角形、多边形画法等,根据树叶的不同用不同的方法画树枝。

优秀 美术作品 推荐
更多热点信息推荐
热点关注
编辑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隐私 | 服务承诺 | 投稿说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2014 old.huayim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艺名教育 版权所有
北京美术培训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566-800 Email:info#huayiming.com(#号换成@) Baidu Sitemap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花家地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号楼
京ICP备1205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