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高考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高考 > 高考快讯 > 正文内容

父阻止女儿上大学 网友叹读书无用论是误导

来源:新浪教育    整理:华艺名教育    时间:2013-09-05

  新浪网友“海鱼”:网络上读书无用的言论夹杂着各种复杂的情绪因素,有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却可能耽误了某个孩子的一生

  日前,家住成都市槐树店路的玲玲,收到了本科录取通知书。但她的上学路却被自己的父亲堵住了。父亲算了一笔账:读4年书花8万元,如果打工至少挣8万元,捡垃圾都比读书强。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随着这一事件被媒体广泛传播,社会舆论中掀起了新一轮对“读书有用还是没用”的讨论。

  一名搜狐网友说,当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现实问题,不少人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所以会有人对“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产生怀疑。

  “为什么一出现孩子厌学或父母阻碍孩子上学之类的新闻,‘读书无用论’就总会被搬出来说事?”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提出疑问。他指出,把个案情况轻易上升为对当下读书无用的判断显然没有道理。当下,绝大多数人都靠读书改变了命运,获得了上升渠道。简单说“读书无用”,是对公众的误导。

  新浪网友“海鱼”认为,不能因为就业压力大就否定读书和大学教育的价值。即使只讨论就业,大学文凭也是不少好的用人单位设置的第一道门槛。“网络上读书无用的言论夹杂着各种复杂的情绪因素,有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却可能耽误了某个孩子的一生。”

  “上大学就是为了今后好赚钱吗?”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随礼不吃饭”发帖说,大学应该是锤炼一个人品格、人格的熔炉,也是锻炼一个人能力、素质的平台。人有了知识,对社会和事物的判断自然就不会一样。社会是进步的,人也是需要知识洗涤灵魂的。这个社会上,不是有了钱就是富足,有时有钱无识,更是一种悲哀。

  腾讯微博网友“betty”也抱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大学中学习和锻炼的逻辑思维、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不是短期就能看到效果的,但却可以让人受益终生。“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让大学承担全部教育责任,帮助人们达成所有理想并不公平。”

  搜狐网友“万水千山5200”说,期望大学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是人之常情,可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下滑、课程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大学文凭的含金量降低是难以回避的事实。如何提升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信心,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全社会认真思考。

  “上大学有没有收获也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有关。”凤凰网友“llmcl”指出,如今不少大学生上课睡觉,晚上熬夜打游戏,毕业找不到工作却埋怨学校不行、高度教育不力。大学文凭早就已经不再是“铁饭碗”。若还把靠上大学当成一劳永逸的办法,忽视自己的努力,最终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优秀 美术作品 推荐
更多热点信息推荐
热点关注
编辑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隐私 | 服务承诺 | 投稿说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2014 old.huayim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艺名教育 版权所有
北京美术培训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566-800 Email:info#huayiming.com(#号换成@) Baidu Sitemap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花家地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号楼
京ICP备1205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