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都会有考生虽然成绩不错,但因为填报志愿不当,导致没能进入心仪的院校就读,十分可惜。省招办专家提醒,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掌握志愿填报技巧,这一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以下是几个填报志愿失误的具体实例,供考生和家长引以为鉴。
案例一
过了一本线只能读二本
武汉地区理科考生丁华,2008年高考分数高出一本线6分,军检合格。丁华不想去外地上学,但又觉得武汉一本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一般偏高,以他的分数,他觉得被录取的希望不大,于是提前批填报了武汉两所高校的国防生,一本院校没填,二本院校依次填报了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没想到录取时,他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的两所高校国防生生源都很好,调档线远高于他的高考成绩,导致他在正常录取阶段落选,直接从提前批过渡到二本院校。
分析:
分数上了一本线却放弃一本院校,而直接降到二本院校。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利弊肯定值得商榷。既然上了一本线,在填报志愿时就该好好去争取。专家表示,即使考生不想出省,也可以在一本志愿里报考省内的高校。有的学校往年录取分数较高,说不定2008年的分数就会偏低。万一2008年有学校分数偏低,还有被录取的可能。
此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不一定要局限在某个地域。好学校有很多,如果把自己禁锢在某个地域,不仅限制了自己的选择,也可能让好学校与自己失之交臂。
案例二
根据去年成绩填志愿
北京地区理科考生文龙2012年高考分数为605分。参照2011年北航高考录取分数线602分,他在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是录取结果出来后,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档分数线是609分,文龙不幸落榜。
分析:
《录取分数分布三年统计》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填报志愿时一定注意不要以某一年某所院校的某专业最低分数作为填报志愿的依据,而要看该校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否有波动,综合三年的情况进行参考填报。另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一味扎堆填报热门地区和热门高校,一定要综合平衡考虑填报。
案例三
志愿留白导致落选
湖北考生分数为562分,一批志愿填报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分数不够一本线被退,二批志愿只填报了南京邮电学院一所学校。结果因为学校当年报考的学生人数较多,分数线自然上涨,被学校退档。
分析:
一个批次只填一个第一志愿,不填第二志愿,这实际上也是减少了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虽然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较大,但还是有院校需要录取二志愿,譬如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第四批高职高专录取二志愿的比例要大一些。考生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只要第二志愿填报恰当,还是有录取机会的。由此可见,与自己分数对应的第一个批次和后续批次的志愿一定要填满,不留空白。
案例四
警惕填报“无效志愿”
北京理科考生王某2012年高考成绩470分,填报的本科二批第一志愿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二志愿A填报的是北京工商大学,二志愿B填报的是北京物资学院,二志愿C填报的是北方工业大学。录取结果出来,王某落榜了。
分析:
王某高考成绩在本科二批次是较好的,却没有被高校录取,原因是: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提档分数线是475分,仅比理工类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线低2分。他的二志愿A、B、C分别填报了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和北方工业大学,表面看填得很好,实际上都是无效志愿。这三所院校在录取时第一志愿上线的考生大于招生的计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