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焦虑、无法集中精力……临近高考,到郑州市八院看心理医生的学生成倍增多。心理专家称,这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每年的这一时段,都是考生的高发期。
临考前,家长不要对孩子施加压力,不要过度渲染考前气氛,考生一旦出现焦虑现象,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非常时期”,考生易发考前焦虑症
昨天上午,一位家长带着女儿来到郑州市八院,拜托医生:“孩子马上要高考了,医生你一定要看好她的病!”
原来,18岁的王晓(化名)是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三学生,在学校她是同学的榜样,在家里她是父母的骄傲。
特别是进入高三,每逢碰到熟人,别人就会说:“清华大学的门可是给你开着的!”亲戚朋友更是说:“咱非一流的大学不上啊。”
面对大家的期望,王晓学习更加努力了,晚上经常熬到一两点才睡,神经整天绷得紧紧的。在不久前的一次模拟考试中,她突然手发抖、心发慌、脑子一片空白,结果考得一塌糊涂。
成绩出来,老师、同学、家长都感到十分惊讶,王晓也觉得十分后怕,“万一到高考也这样怎么办?我该怎样面对大家?”
她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失眠、头晕、胸闷、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在家动不动就发脾气,后来一看到考试卷脑子就一片空白,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不堪。
高考前和考试中,家长只需做好“后勤”工作
郑州市八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于海亭说,王晓的情况属于非常典型的临考前环境心理干扰。在临近高考的一段时间里,学生需要的是家长做好“后勤”。
没有必要过多地关心和考虑学习、考试的具体事项,也没必要盲目买一些参考书,补脑品,或是打破生活的常规。
“这在无形之中,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感到某种不安,反而帮了倒忙。”
在饮食营养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体质不同适当注意补充、摄食含富有蛋白质、卵磷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就足够了。如鸡蛋、鱼虾、水果和蔬菜及其他主食。
最关键的是要在心理上给一些理解和支持,多给一些信任和鼓励。
另外,高考每年录取的人数都有一定比例的,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都考上大学,学生和家长都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