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说说:如何做到答题完整、准确。一个是完整,一个是准确,同学们都知道高考最终是用笔在试卷上作答,所以答题一定要准确而且完整,只有做到准确而且完整,才能得高分、满分。那么如何让高考答题做到准确完整呢?
第一个方面很重要的就是审题,一定要把题看清楚,题目给了哪些已知条件和信息,其中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第二一定要清楚题目要求做什么,也就是问答或者求证。所以归纳起来四个字就是信息求证,这四个字一定要十分清楚,审题做到这一步也就是信息特别是有用的信息把握住了,然后也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题的方向自然也就把握住了,所以审题是答题的前提,是把握答题方向的重要环节。如果审题有问题,那么答题很可能出现“所答非所问”,即没有用有用的信息针对题目的问题进行求证。
如何保证答题完整、准确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从头脑中消除定式,二十问中有一问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不希望考生在试卷发下来之前有一个期望值,期望试卷中的题目都是见过、做过甚至是会做的,这种期望值最大的害处就是容易形成定式,也就是丝毫没有审视清楚这道题提供的信息和有用信息是什么,也没有看清楚这些材料需要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两者不清的话怎么能做到答题完整、准确呢?所以总结起来就是要认真审题和消除定式。
还有一个问题,先看一道模拟题,“满清末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舰打开了中国国门与现在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有什么本质区别?”,先用很平缓读题,答题前当然要审清这道题,这里有什么信息,两个大的信息,一个是“满清末年”和“现在”两个时间,另一个是“打开了中国国门”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区别”,所以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把有用的信息和设问搞清楚。审题清楚了是不是马上就可以作答了呢?审题一定要抓紧题目的题眼,诗歌有诗眼,围棋有棋眼,每道题有题眼,这道题的题眼有些同学会马上得到题眼说是“区别”从而得到答案是“自愿”和“不自愿”,另外有些同学会认为是“主动” 和“被动”,似乎这道题把这两个答案合并在一起的话挺完美的,既完整又准确。实际上,这两类同学的问题都在于没有找到这道题的题眼,再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读一遍就能得到这道题的题眼——本质,之前答案的“主动被动”和“自愿不自愿”都是现象而非本质,必须透过现象看问题的本质。这种题如果能够把题眼抓住,然后给题眼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不能用生活语言,必须用学科语言,“国家主权”就是历史的学科语言,给题眼赋予这样一个关键词,那么答题不但准确,而且完整。阅卷老师在对这类题阅卷时候不可能做到一字字、一行行慢慢看,他们没有时间这么做,之前问过阅卷老师“这类题怎么判”,他们说“我们只能根据题眼找关键词”,比如上面这道题,只能找“主权”或者“国家主权”这类关键词,如果找到了,同学们其他的论述就不太在意了,原则上可以给满分,否则只能给很少的分。所以这类题找到题眼,给予关键词,然后加以一些论述就可以得到满分了,否则找不到题眼,没有给予关键词,那基本上就很难得到分数了。
所以如果做到答题完整、准确在于三点,第一审题,找到题目的有用信息以及明白需要解决问题;第二头脑中不能有定式;第三找到题眼,依据题眼给予关键词。